
索引号: | 4311000025/2023-03015 | 分类: | |
发文机关: | 市交通运输局 | 发文日期: | |
名称: | |||
文号 : |
近年来,祁阳以建设“四好农村路”为契机,探索推行“农村公路+”交通发展新模式,打通农村公路与生态、产业、文旅融合发展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乡村振兴贡献交通智慧。
农村公路+“生态”,打造“宜居家园”。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把“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”融入农村公路建设,将路域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步规划、同步推进,配套建设骑行道、交通站、景观点和安防设施,让农村公路四季见绿、三季赏花,实现单一“通畅”向“美丽、绿色、畅安”的生态路转变,让“农村公路+生态文明+宜居家园”协同发展、相得益彰、互为辉映。“十三五”至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市共建设农村公路2522公里。
农村公路+“产业”,助推“共同富裕”。坚持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与特色产业、农业园区的规划相衔接,以农村公路为通道,为产业振兴聚集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。近三年来,围绕茶油、茶叶和“菜篮子”基地,高标准建成唐家山油茶产业园、观音滩特色果蔬产业园等一大批产业资源路,将全市特色产业和农业园区连“线”成“网”、组“点”成“片”,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出“山”、进“城”、下“海”的交通瓶颈制约。截至目前,我市农村产业路已覆盖全市113个农村产业园,认证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27个,受益群众近18万人。
“农村公路+文旅”,促进“乡村振兴”。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与全市红色、绿色、古色旅游资源相对接,因地制宜融入地域特色、人文景观、文化内涵,以路串景、路景结合,打造美丽乡村旅游路。近三年来,提质改造了旅游资源路197公里,联通了浯溪碑林-黄龙景区-红军学校-陶铸故居红色旅游、唐家山油茶公园-德辉3A景区-麒麟山庄乡村旅游等四条精品线路,构建了一批集旅游景点、田园乡村、绿色生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,为构建“一龙头四片区多亮点”的文旅新格局贡献了交通力量。
下一步,祁阳市将以交旅融合路段为重点,进一步做好“农村公路+”文章,坚持以路为媒、联动融合,将“农村公路”作为产业振兴的“骨架”,推动产区、园区、景区融合发展,真正实现乡村因路而美、产业因路而兴、群众因路而富。